《下半場》(2019) [8/10]
細數國片運動電影的過去,《翻滾吧!阿信》、《志氣》,甚至算擦邊球的《陣頭》(劇情結構很運動片),都有很好的口碑,台灣人對於熱血題材算是非常合胃口,但這幾年國片市場上在《KANO》大賣之後,運動類型的電影除了票房很慘的記錄片之外,商業運動電影幾乎消失匿跡。
我想大家對國片已經夠沒信心了,更不用說是部籃球電影,台灣籃球賽都沒有多少人看了,還看籃球電影咧。但拍攝團隊非常聰明,拿了台灣目前熱度仍然不減的HBL來作為故事背景,我想不管是回憶中還是現正經歷中的HBL球迷們都有被打到吧。角色們打球時的享受和勝利的愉悅、看著分數在拉鋸的緊張感、在賽前訓練的同舟共濟,只要你有在看球,更好的是若你有在打球,這些都會讓你坐立難安,因為會很想要站起來歡呼,或是腦中那些快樂的記憶不斷湧現,讓你想馬上到球場打球!電影中球賽的部分不用多說,基本上一部電影要是有比賽的劇情,而那比賽還不好看的話那就真的是很失敗了,《下半場》自然不是這其中之一,如果很久沒有被熱血電影感動到,那《下半場》應該是可以給你一點能量的。
運動電影並不是那麼好拍,在剪接上要是一鏡到底會很像球賽的nice play重播,但要是剪接的不好又會很像作假,尤其像籃球這種速度超快的運動,鏡頭如何跟上、剪接如何順暢、演員的表情如何得宜、如何偶爾炫技讓畫面更帥,這些都是要考慮進去的,而《下半場》看得出來有盡力的克服掉這些問題,說這是一部有誠意的電影絕對不為過(雖然還是有抓包幾個小細節不太對,像是背景的秒數重跑、開場那段教練說的台詞和後來的不一樣…等等)。音效的部分擔任畫龍點睛的角色,打籃球或看籃球的人都知道球刷過籃網的那聲音有多麼悅耳,運球的聲音代表的是技巧,步伐的聲音代表的是速度,這些都必須刻意安排進去電影裡才有辦法讓人融入在球賽中。而音效和劇情也可以相呼應,像是電影中安排一群演員同時運球的橋段,氣勢有如萬馬奔騰,也同時呼應了弟弟內心的混亂。手錶的鬧鈴設定是他和哥哥感情好的證明,有一段弟弟在練罰球時手錶的鬧鈴響起,雖然鏡頭是特寫弟弟沒拍到球框,但聲音讓我們知道他想起了哥哥分了心所以沒有投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