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白鯨傳奇:怒海之心》(2015) [7/10]

 

在大海面前,我們什麼都不是

in_the_heart_of_the_sea_ver2_xlg  

在地球的歷史上,大海孕育了萬物,可謂生命之母。人類的文明史上,對於這位母親存在著複雜的情感,抱著崇拜的敬畏,既想去了解,又想去征服超越。大航海時代之後,船隻與捕獵器具的演進,在地理知識上的進步,最重要的是鯨油的需求是經濟發展的命脈,促使了人類重回大海之母的懷抱。

然而在母親的懷抱中,你不能作亂,更不能存有凌駕於之上的心態,否則只有被吞噬的下場。

親情的牽絆、友情的扶持、社會階層的差距及打壓、金錢利益的追逐與算計,在出海之前這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包袱,似乎這些是人生的全部,在電影一開始也以為這是主線劇情。直到出了海,在大自然面前這些變的什麼都不是,榮譽感、求勝心蕩然無存,競爭與利益在生命垂危時都變的多餘。海洋變成了一面明鏡,人性會散發光輝還是喪盡天良,被照得一清二楚,在大海之母面前,人類變回了嬰兒,只剩下赤裸的生存意志。

在電影的最後,歐文切斯(克里斯漢斯沃)面對近在眼前的巨鯨,難得的獵殺時機卻遲遲無法擲出手中的獵叉,是因為懼怕,還是敬畏?又或者是對大自然的臣服?不管是哪個心境轉變,歐文切斯放下的不只是獵叉,還有出海前的自大傲慢與不敬,或許大海之母是因為如此,才在冥冥中放他們一條生路吧。

《白鯨》可以說是非常標準的海難電影,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的寫實版。多了巨鯨這個角色,讓電影變得更有起伏,它既可以是宿命中的勁敵,也可以代表大自然的可畏,在海洋這個殘酷舞台上,和同為哺乳類的巨鯨相較之下,人類顯得可笑的自大和渺小。和《Pi》比起來,《白鯨》沒有太多隱喻,非常直接的表現海上的鬥爭與求生,沒有奇幻性質的特效,沒有浪漫情懷,只表現海洋的浩瀚與兇猛,看了更加震撼。攝影畫面富有變化,有許多特別的拍攝角度與構圖,為一成不變的海洋風景添加更多可看性。上一秒畫面是海面上的捕鯨人,下一秒畫面則是海面下虎視眈眈的巨鯨,同時兼顧兩位主角(捕鯨人和巨鯨)的一舉一動,很是高明。本片的音效做得特別突出,浪花、風吹、鯨魚的沉吟和怒吼,每一顆喇叭的定位都非常清楚,彷彿置身在海上一般逼真(可能看的是ATMOS版本的關係)。

 

<欸冷直感影>粉絲團,一起聊電影大小事

 

In-the-Heart-of-the-Sea-Movieholic-Hub-01  

In-the-Heart-of-the-Sea 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欸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